北京时间7月18日凌晨,为期五天的第25届亚洲田径锦标赛在泰国曼谷落下帷幕,中国田径队以5金8银4铜的辉煌战绩位列奖牌榜次席,创下自1983年参赛以来的单届金牌数新高,日本队以6金3银5铜排名榜首,印度队凭借男子标枪项目的强势表现以4金2银3铜位居第三,本届赛事共诞生12项赛会纪录,亚洲田径整体水平提升的趋势愈发明显。
男子100米决赛成为开赛首日的焦点战役,22岁的中国选手陈冠锋以9秒98(+0.3m/s)的成绩力压日本名将小池祐贵,成为继苏炳添、谢震业之后第三位突破10秒大关的中国运动员,这场胜利终结了日本队对该项目长达12年的垄断,陈冠锋在赛后采访中激动表示:"这个成绩证明中国短跑后继有人,我们正在建立新的传承。"
女子短跑赛场同样惊喜连连,21岁的福建小将葛曼棋以11秒02摘得银牌,仅次于巴林归化选手奥迪昂的10秒91,更令人振奋的是,由梁小静、韦永丽、葛曼棋、袁琦琦组成的中国女队以42秒79夺得4×100米接力冠军,这一成绩可以排进本赛季世界前五。
在跳远赛场,25岁的江苏名将王嘉男以8米36的成绩成功卫冕,这是他在过去三年内获得的第六个国际大赛冠军,技术分析显示,其助跑最后五步速度达到10.8米/秒,起跳角度精确控制在20.5度,这些数据均已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王嘉男在赛后透露:"巴黎奥运会前的训练重点将放在提升第二跳的稳定性上。"
女子铅球项目上演"中国德比",世锦赛冠军巩立姣以19米72实现亚锦赛三连冠,小将宋佳媛以18米94获得亚军,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前五名选手成绩均超过18米50,创下亚洲赛事史上最高水平竞争纪录,巩立姣在新闻发布会上感慨:"看到年轻选手的进步,我相信中国铅球的优势至少还能保持十年。"
备受关注的男子1500米决赛中,辽宁选手刘德助以3分37秒22刷新个人最好成绩,获得第四名,虽然未能站上领奖台,但这是中国选手在该项目近七届亚锦赛中的最佳名次,国家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指出:"我们在耐力项目上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去年聘请埃塞俄比亚教练组的效果正在显现。"
4×400米混合接力作为巴黎奥运会新增项目,本次共有九支队伍参赛,由杨磊、黄瑰芬、吴宇昂、莫家蝶组成的中国队以3分15秒21获得银牌,仅落后冠军印度队0.33秒,这个项目的激烈竞争预示着它可能成为亚洲田径在奥运会上的新增长点。
本次赛事期间,中国田径协会首次公开展示了数字化训练监测系统,通过安装在跑鞋中的微型传感器米博体育,运动员的步频、着地时间、垂直振幅等28项数据可实时传输至教练组终端,跳高冠军王宇透露:"这套系统帮助我在三个月内改进了起跳腿的发力顺序,现在助跑效率提升了7%。"
在运动医学方面,随队医生李志宏介绍了新型低温冷疗舱的应用,该设备可在-140℃环境下进行全身冷冻治疗,使运动员肌肉恢复时间缩短40%,这些科技创新正在改变传统训练模式,也为其他亚洲国家提供了发展样本。
本届赛事最年轻的奖牌得主是17岁的四川小将何巫呷,她在女子3000米障碍赛中以9分32秒18获得铜牌,这位彝族姑娘两年前才从山地越野跑转项,其惊人的适应能力引发多国教练关注,同样令人惊喜的还有19岁的撑杆跳高选手黄博凯,他以5米71的成绩打破全国青年纪录。
随着杭州亚运会延期至2023年9月,中国田径队及时调整备战计划,据国家队领队田晓君介绍,8月初将选派32名运动员赴意大利进行高原训练,重点提升速度耐力项目的竞技水平,而在技术类项目上,计划邀请德国投掷专家、古巴跳跃大师来华开展为期六周的专项指导。
本次亚锦赛暴露出亚洲田径新版图的形成,海湾国家通过归化政策快速提升短跑实力,印度在投掷项目形成集团优势,日本保持短跨项目的传统强势,中国田径队科研组长于冰认为米博体育官网:"未来竞争将更趋多元化,我们必须在前沿技术研发和青少年选材方面加大投入。"
国际田联理事会成员、亚田联副主席苏哈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2年亚洲选手在世界排名前二十的席位增加了13%,曼谷的精彩表现证明我们正在缩小与欧美强队的差距。"随着巴黎奥运会临近,这场亚洲田径的集体崛起将为世界田坛注入新的活力。
本届亚锦赛的成功举办也为2025年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积累了宝贵经验,赛事组委会透露,已启动"亚洲田径人才交流计划",未来三年将资助100名年轻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跨国培训,这种开放合作的姿态,或许正是亚洲田径持续进步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