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分站赛中米博体育平台,中国速度滑冰队表现抢眼,19岁小将张磊在男子1000米项目中以1分07秒22的成绩打破全国纪录,并力压多名世界顶尖选手夺得金牌,这是中国速度滑冰队本赛季的首枚世界杯金牌,也是张磊个人职业生涯的首个国际大赛冠军。
本次比赛在荷兰海伦芬举行,作为速度滑冰传统强国荷兰的主场,比赛吸引了全球顶尖选手参赛,张磊在预赛中便展现出极佳状态,以小组第一晋级决赛,决赛中,他与荷兰名将托马斯·克鲁尔和挪威选手哈瓦尔·霍尔梅夫乔恩同组竞争,尽管对手实力强劲,张磊从起跑阶段便占据领先位置,最终以0.3秒的优势夺冠,同时将原全国纪录提升了0.45秒。
赛后,张磊难掩激动之情:“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世界杯分站赛,没想到能拿到金牌,感谢教练团队的指导,也感谢队友们的支持,这个成绩是对我们长期努力的最好回报。”中国速度滑冰队主教练李琰表示,张磊的突破是中国速度滑冰年轻选手培养计划的重要成果,“他的技术和心理素质都非常出色,未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中国女子速度滑冰队也有亮眼表现,23岁的李雪在女子1500米项目中获得铜牌,这是她本赛季第二次站上世界杯领奖台,李雪赛后表示米博体育官网:“今天的冰况比较复杂,但我调整得不错,接下来会继续专注训练,争取在下一站有更好发挥。”
国际滑联官网在赛后评论中特别提到中国队的进步:“中国速度滑冰近年来发展迅速,年轻选手的涌现让人印象深刻,张磊的夺冠或许标志着亚洲选手在短距离项目上的新突破。”荷兰传奇选手斯文·克拉默也称赞道:“中国选手的技术动作很标准,他们的训练方法值得研究。”
本次比赛是2023-2024赛季速度滑冰世界杯的第三站,共有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选手参赛,作为米兰冬奥会资格赛的重要一站米博体育,各国选手均全力以赴,中国队在本次比赛中共获得1金1银2铜,在奖牌榜上位列第四,创下本赛季最佳战绩。
速度滑冰作为冬奥会的基础大项,历来是欧美选手的强势领域,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系统性发展该项目,近年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张虹夺得女子1000米金牌,实现中国速度滑冰冬奥金牌零的突破,此后,中国队在团体追逐、集体出发等新设项目中不断进步。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倪会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速度滑冰是我们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看到年轻选手的成长非常欣慰,这说明我们的梯队建设是有效的,接下来会继续加强国际交流,同时完善国内赛事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夺冠的张磊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这座“冰上运动之城”曾培养出多位世界冠军,当地体育局负责人介绍,齐齐哈尔每年冬季都会浇筑近百块露天冰场,为青少年提供免费训练机会。“我们的选材面越来越广,现在注册的速度滑冰青少年运动员已超过500人。”
随着米兰冬奥会临近,中国速度滑冰队正加紧备战,根据计划,队伍将在明年1月参加在加拿大举行的世界杯分站赛,随后回国调整,教练组表示,将根据运动员的个体特点制定针对性训练方案,重点提升弯道技术和体能分配能力。
业内专家认为,中国速度滑冰的崛起得益于多方面因素:首先是科学训练体系的建立,包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其次是赛事平台的完善,国内联赛和青少年比赛日益规范化;最后是跨界选材的推广,不少优秀选手来自轮滑等其他项目。
国际滑联技术委员会成员、前世界冠军阿德里安·维兰德指出:“中国选手的进步有目共睹,他们在技术细节上的钻研精神令人钦佩,如果保持这种发展势头,未来几年可能会改变世界速度滑冰的格局。”
本次比赛结束后,中国速度滑冰队将前往挪威进行为期三周的高原训练,队医组负责人透露,训练将重点解决运动员在长距离项目中的耐力问题,同时通过数据监测预防运动损伤,队伍还配备了新型低氧训练舱,模拟高海拔环境下的训练效果。
展望未来,中国速度滑冰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北京冬奥会遗产的持续利用和“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深入实施,这项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度不断提高,国家队的优异表现,无疑将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参与热情,为项目发展注入新的活力。